时间:2022-10-13 01:18:53 | 浏览:1096
“贵州茅台和四川郎酒”,这对一河之隔的欢喜冤家一直被不少津津乐道,它俩的简史还要从郎酒在给青花郎做广告时,一句“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说起,此话一出茅台也立刻做出了回应:
“茅台,中国酱香型白酒没有之一”,自此梁子算是结上了。
如今的茅台稳居白酒、酱香型白酒的头把交椅,而郎酒则是一树开三花,花花都结果,酱香、兼香和浓香,其中酱酒更是顶呱呱。强如茅台也就“只能”做一门酱酒生意,但郎酒为啥能把酱、浓、兼都做的风生水起,还荣获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家大业大的茅台真的是酿不出浓香酒嘛?
浅尝辄止的白酒市场——“多香型酒厂都折腰”
12大香型的什么香型都好,有一个算一个,自家最主要的卖点其实就是工艺特殊,口感独特。白酒不同于其他产品,酿酒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超乎想象。
很多白酒品牌都是在多方的扶持下才开始正常生产的,对待自己的产品线,也就是自己的香型口感都会着重下功夫,不讲究多样性,只讲究把一个香型做精,做的有核心竞争力。当然也有很多“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说到这就要揭开
宝丰酒、董酒的陈年旧伤,跨香型的失败历历在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浓香酒大火,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红极一时,其他香型的发展受阻,于是宝丰酒和董酒都打起来浓香酒的注意。
酒酿好了,但真投入市场后发现毫无竞争力,品质差不说价格还贵。
这俩厂的浓香型白酒一度面临滞销的窘状,大批囤货卖不出去。可产品线已经搭建完毕,只要生产就在亏损,不出1年全部停产。这次的跨香型给宝丰和董酒带来了重创,也给不少想跨香型的白酒品牌敲响了警钟。
理性讨论——以茅台的实力,能酿出好的浓香酒吗
当然是可以,花费数年能酿出不错的浓香酒,但一定酿不出比肩“五粮液、剑南春、洋河”这样的浓香典范,酿酒不是靠砸钱就能完成的业务,它对环境、窖池、工艺的要求极高。
没有数年的积累与合适的酿造生态,全是空谈。强如茅台也无济于事。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答案是没有办到,郎酒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酱香酒,旗下的高端产品:青花郎、青云郎全是酱香酒;兼香型的顺品郎在低端市场卓有建树,但是丝毫威胁不到深耕中高端的白云边和口子窖;浓香酒业务开展的不错,那也是依托数年的积累。
此外,酒厂涉足多香型还容易陷入“贴牌风波”
香型过多很容易被当成贴牌酒,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去避免,这也基本只有大酒厂有这样的财力。另外各位酒友再设想一下,如果未来有个大品牌涉足了12大香型,那是不是就很有“垄断意味”了。
所以踏踏实实的深耕一个香型,老老实实的酿一款酒,才是酒企该做的事。
下面这款酒就与茅台有不少相似之处,坚持酿造纯粮酱酒几十年,而且勾调手法、酿酒技术都与茅台一直,它就是风云酱父封藏酒
它的酿造人是茅台原厂长李兴发唯一的儿子,“李氏勾调法”唯一的传人李长寿,他为了传递其父李兴发的酿酒理念,用李兴发遗留下来的家方勾调酿造出了这款酒,5年的坤沙酒体勾调12年的高比例老酒,又加入了酱父亲酿的调味酒,终于还原了上个世纪经典的“茅系酱香风味”。
当年,李兴发面临着茅台产量不足,酒质不稳定的问题,于是他整日在酒库中勾调记录,终于归纳出了酱酒三大典型体,完善了茅台勾调法。
之后也被称为“李氏勾调法”,被茅台酒厂沿用至今。
用这种技艺勾调出了风云酱父,入口酱香厚重,风格明显;中段茅味十足、醇厚,收口的回味稍许利落;这样出色的性价比和酒质就连老戏骨李建义,著名演员黄品沅都接连点赞,不少酒友更是整箱往家里搬。
你还知道哪个酿造多香型白酒的酒厂呢?
随着双节的结束,飞天茅台价格趋势也有了一个完整的趋势呈现。茅台飞天价格趋于平稳,双节普茅价格也没想象中一飞冲天,“只喝不炒”能否成真?按理来说在火爆的双节期间应该是茅台酒上涨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下跌?很多人说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最近的供应量
扩产!扩储!郎酒登上新高峰! 文丨华商韬略 王 寒 产储不仅关系规模,更直接决定品质。 【1】 10月4日,一年一度的“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如约而至。 伴随着全国最大单一酿造基地——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全面建成投产,以及盘龙湾生态酿
导语:“牛二”15元一瓶,茅台几千一瓶,为何差距这么大?有何不同?大家好,很高兴再次与大家做分享,很多朋友喝白酒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品牌,每个品牌的白酒都会有它独特的口感,有人喜欢口感浓烈的白酒,有人喜欢口感柔和的白酒,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