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00:18:49 | 浏览:578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顺应天时的酿酒人,在不断用匠心书写着产品品质。
10月4日,“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如约而至。郎酒优质酱酒年产能正式提升至6万吨,储能达到18万吨。在不断布局优质产能之下,郎酒旗下产品品质也不断得以提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01
6万吨酱酒投粮投产
“我到郎酒20年,没有一天放弃过扩产、储酒。”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如是说。
作为酱酒主力酒企,郎酒对于扩产、储酒的执念深入骨髓,而郎酒人借这一份信念,不断提升产能与储酒能力。2022年重阳节投粮时节,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工程全面落地,至此五大核心生态酿酒区全面建成,实现6万吨酱酒的投粮、投产。
若将时间的车轮回转,郎酒人对于扩产、储酒的执着从未间断。
12年前,汪俊林就提出郎酒要将持续扩产,在未来几年将总产能提升到新高度,将二郎打造成国际名酒小镇、世界酱香酒谷。
12年后,二郎滩、黄金坝、两河口、吴家沟、盘龙湾五大生态酿酒区沿赤水河依次列阵在左岸,产能建设更是超出当时预期,这其中不仅蕴含着郎酒人对传统酿造行业的坚守,更为郎酒产能了提供新动能。
“如今,郎酒已逐渐成为兼具产区、产能、品牌三大稀缺属性且深受消费者认可的名酒品牌之一。无论是产能,还是品质,郎酒产品均稳居行业前列,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在如今已有的6万吨产能之上,郎酒也并未停下扩产、储酒的步伐。据了解,预计到2026年,郎酒不同年份基酒储量将达到30万吨。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02
三管齐下,严控品质关
产能为基,品质筑墙。从遵循时令制曲下沙的“守望者”,到品质的“坚守者”,郎酒本着长期主义精神,始终扮演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
根据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酱酒产能约60万千升,与2020年基本持平,约占我国白酒总产能715.63万千升的8.4%。以8.4%的产能,贡献了31.5%的白酒销售收入以及45.8%的利润。尽管酱酒产能为行业提供了绝对力量,但在8.4%的酱酒产能中,优质产能仍较为稀缺。当面对消费升级以及消费群体收入增长时,优质白酒产能便成为行业稀缺资源。
在消费者对品质不断追求下,站于品质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十字路口,郎酒选择通过外练品牌生态系统、内修产品内控准则,将产品品质做到极致。
“从2015年起,我们就下定决心,只有极致品质,才是郎酒做强、做长、做大的唯一道路。为了让‘三品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尤其是品质战略在郎酒得到坚决、彻底贯彻执行,我们从2015年开始,对郎酒产品企业内控标准进一步全方位找差距、补短板,一切以品质为中心。经过近7年持续改进与完善,郎酒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郎酒自身发展的‘郎酒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并在实践中予以坚定执行,使郎酒的品质有了大幅度提升。”汪俊林曾表示。
在坚守产品品质的道路上,郎酒不断摸索,成为敢为人先的“探路者”。
近年来,郎酒持续深入打造以“品质、品牌、品味”三品战略为核心的品牌生态系统,不断在品质主义道路上完成自我超越。不仅如此,郎酒还花费近7年时间,全方位完善内控标准,形成了一套适合郎酒自身发展的《郎酒酱香产品内控准则》,用六大章节、115项企业标准,从酿制、储存、筛选、勾调、上市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一滴郎酒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严苛细致的规范。
如今,在两大举措之下,郎酒再度落下重拳,正式揭牌“庄园酱酒生态酿造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为产品品质提升再添一把柴。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03
销量于储量,十中取一
在产能与品质上,郎酒放慢选择了放慢脚步,静待时间的回报。而在销售端,郎酒却不断加快市场布局步伐,创造出“郎酒速度”。
在今年重阳下沙大典上,汪俊林表示:“在2026年存酒到达30万吨前,酱香郎酒每年的销售总量控制在上年储存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今年存储18万吨,明年销量不超过1.8万吨。”
具体来看,在2023年销售规划中,包括青花郎在内的全品项产品,在明年将迎来质量升级。其中红运郎、青花郎、红花郎投放量不增加,而郎牌郎酒则将恢复线下销售,投放总量达3000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郎牌郎酒恢复线下铺市在进一步紧抓渠道的同时,也拉近了与消费群体的连接。依托集团品牌的强大号召力与品质实力,郎酒经典产品瞄准400元以下价格带着重发力,并进一步完善郎酒酱香产品矩阵。
“郎牌郎酒作为郎酒产品结构中经典一环,已成为现象级产品。此番重新恢复线下销售,将于青花郎、红花郎一同,完善整体产品价格体系,在各个价格带打造拳头产品。此外,产品结构不断丰富之下,也有利于提升郎酒对于终端市场的掌控力。”业内人士指出。
对于目前郎酒各档产品市场表现,酒讯近日走访终端市场发现,青花郎已成功站稳千元以上价格带、红花郎问斩400-700元价格带,产品整体动销量好。
对此,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作为酱酒品牌,近年来郎酒依靠其品牌力以及产品力推动,进一步促进终端市场动销。不仅如此,在高质量产品品质的护航之下,郎酒未来在终端市场也将持续引领高端酱酒市场。
转载说明:禁止未经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究。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陈俊杰今日(12月14日)10时许,国内三大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广州白云机场)迎来2019年以来的第7000万名旅客。至此,广州白云机场实现了旅客吞吐量从2018年6972万人次到新一个千万级的突破
广州要闻【白云机场T1将用6-8年实现“大变身”】你最熟悉的白云机场T1即将大变身!未来,T1国际区布局拟重新调整,与T2国际区连成一体;航站楼东侧接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
变量是用于存储信息的"容器":实例<?php$x=5;$y=6;$z=$x+$y;echo$z;?>运行实例 »与代数类似x=5y=6z=x+y在代数中,我们使用字母(如 x),并给它赋值(如 5)。从上面的表达式 z=x+y
降香黄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花梨木,是一种豆科植物,因其原产地在海南,所以更多时候都叫做海南黄花梨。明中期 黄花梨雕松下人物笔筒在我国,黄花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列,其树木本身成材时间长,木质结实稳定且不易变形,枝干内的花纹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只有小叶紫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其他所谓的“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紫檀,我国明清家具所用的紫檀木就是檀香紫檀。目前市场上有些木材,挂了紫檀的名造成了市场混乱,这次就给大家好好理一理那些容易混淆的真假“紫檀”。
现在我国近视的特点是近视发生低龄化、高度近视比例高的趋势明显[2]。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
绝大多数近视的人一至两年会换一次眼镜,可是眼镜无意中损坏或者近视度数增加,都需要重新配戴眼镜。配镜的时候,配镜人员会向近视的朋友推荐,是否需要加防蓝光或者配变色眼镜?很多近视的人对于近视镜是否需要加防蓝光功能或者配变色眼镜有很多疑问,变色眼
近视眼镜这东西,想毕有近视的值友应该都大概知道--暴利行业。随便进一家眼镜实体店,完全叫不出名字的镜架、镜片就是好几大百。如果你想叫得出名字,那基本得上千。话说,近视眼镜也“基本”属于消耗品,如果眼睛保护的不好,估计两三年就得换一副,因为度
暑假到了,家长们最担心的莫过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不少家长朋友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同时对于孩子暑期近视防控、好的用眼习惯的养成也不是很了解,内心颇为焦虑。假期确实是青少年近视高发期,稍不注意近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中老年人群中,视力低下(即难以辨别一定距离内的字母或数字)与抑郁症有关。经过多次调整,对英国生物库研究中超过11.4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显示,视力障碍与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19%有关。此外,成像结果显示,在视力不佳的人群中